常見的企業類型主要有限責任公司、股份制公司、合伙企業(共同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)和個人所有制企業。不一樣類型的公司各有利弊,自主創業標準也不一樣。企業家必須依據自身的必須挑選適合的企業類型。讓我們分析一下
成都注冊公司如何選擇
企業類型,并希望幫助您。
一、有限公司可以有效地隔離股東資產的風險
有限公司(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)的股東在股份認購限額內對公司負責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幫助你理解。
股東出資100萬,公司外債1000萬,大多數股東都是償還現有100萬,而不是償還公司1000萬的債務(除了公司的人格否認)。
對于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選擇,需要分析具體情況。個人認為,有限責任公司比較人性化,除非股東人數超過50名股東的限制,否則很難就建立投資平臺達成協議。
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
企業家選擇設立一人有限公司,他們應該注意嚴格將個人財產與
企業財產分開,避免混淆。因為,一旦股東不能證明自己的個人財產獨立于公司的財產,一人有限公司的風險隔離效應就會喪失,股東將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。

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不是獨立的法人,投資者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(有限合伙人除外),很難像有限公司(有限合伙企業除外)那樣實現資產風險隔離效果。但從節稅的角度來看,有限公司必須繳納企業所得稅,股東(自然人)對企業的股息也必須繳納個人所得稅,相當于雙重稅。合伙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只需繳納個人所得稅,具有可觀的節稅優勢。以下是比較不同類型企業的納稅情況。
a公司擁有60萬利潤,如果是有限公司,公司必須繳納25%的企業所得稅15萬元,剩下的45萬元股東繳納20%的個人所得稅9萬元,稅收總額24萬元。合伙企業只需繳納20%的個人所得稅12萬元,稅收12萬元;個人獨資企業只需繳納35%的個人所得稅14.45萬元,稅收9.5萬元,與下表相比較。
雖然合伙企業和個人所有制企業具有節稅的優勢,但這些企業不能上市,很難申請銀行貸款。
應特別指出的是,合伙企業中的有限合伙企業相對來說是特殊的,而有限合伙人只能根據其認捐的數額對合伙企業的債務負責。有限合伙企業不僅考慮到了部分投資者(有限合伙人)的有限責任,而且能夠有效利用企業稅收節約的優勢,是一種企業形成的股權激勵平臺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非常受歡迎。